刘佳:先天和后天,哪个更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功?清华博士的回答真相了

专家观点
亲子, 刘佳, 家庭, 教育
复育智库

读懂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第一步。Gallup全球认证优势教练、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刘佳老师带你解锁优势教育,教你更懂孩子。

一、一个“向内看”的时代到来了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孩子”。

我的成长环境决定了我会迎合一些外在的标准,而会忽略一些内在的东西。

直到步入职场并遭遇一些挑战之后,我开始慢慢觉醒,主动向内看,寻找突破瓶颈的方法。

在看见优势、发展优势路上,总会碰到一些阻碍,那就是我们关注消极的部分远超于关注积极的部分,这是由人的消极机制决定的。

人的本能还有要进步,要进取,要竞争,那必须有外在的参照物,后来就产生了很多社会化的标准,比如最容易量化的金钱、分数等等。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这些标准不再适用了。

积极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幸福拐点”。

当国家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金的时候,一个人的幸福感,或者他对生活的满意度,不会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长了。

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金之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越高,人们就越开心;一旦人均GDP超过3000美金,人们就没有那么开心了。

在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金。大家也许没有意识到,从2008年到今天,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包括微信、微博的出现,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丰富了。

这些改变是让我们更幸福,还是更焦虑?我的感受是身边很多爸爸妈妈越来越焦虑,我们并没有因为拥有更多而变得更幸福。

这意味着,一个“向内看”的时代到来了。除了赚钱,我们要寻找另外一种人生意义了。

二、教育孩子 先天优势和后天培养,同样重要

开始做优势教练的时候,我面向的是管理者。

许多学员跟我反馈,用不同的视角来看身边的人,不仅对个人和团队都有帮助,而且最大的受益者是孩子。

孩子拖延,用优势的视角看,他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孩子。

孩子做什么都半途而废,用优势的视角看,他是一个好奇心强、爱尝试的孩子。

这些反馈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一路走来我发现,以终为始地去看一个完整的人,找到自己内在的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当下是一个偏内驱力的时代,“双减”之后整个教培行业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从外驱转向内驱,从固定型思维转向成长型思维,优势理念就是其中的底层逻辑。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的家长常常陷入两个极端:

要么过于强调孩子的天性;要么完全不管孩子的天性,利用后天社会资源的分配,硬砸出一个不错的结果。

我个人的观点是,先天和后天同样重要,最终决定孩子未来的是它们的交互作用。

就像一个矩形,孩子的优势和家长的投入分别是它的长和宽,最后的培养效果是它的面积。长和宽等长的时候,面积是最大的。

也就是说,如果家长能够很好地发现孩子的天赋,又能够围绕孩子的天赋进行挖掘、培养,那培养孩子的效果是最好的。

比如一个孩子喜欢且擅长搭乐高,那他的结构化思维可能比较强。

如果父母能够发现孩子这方面的天赋,或者按照优势教育的理念鼓励孩子多搭乐高,那他就会越搭越有兴致,他就会产生“心流”。

三、未来越是不确定,孩子越需要优势教育

对于任何一个希望拥有成功和幸福人生的人来说,了解自己的优势,了解身边人的优势,都能够获得人生的方向感。

未来世界是不确定的,越是不确定,我们越应该找到一个内在的稳定性。

我有哪些能力方面的优势、个性方面的优势?当我把能力优势和个性优势组合并发展出一种能力时候,这种能力如何以不变应万变?

一个孩子天生对语言特别敏感,语言天赋比较强,这是他的一个能力优势。

一个孩子天生就很乐观,或者他做事非常严谨,有责任心,这是他的个性优势。

简单地说,优势是能力加上个性,孩子通过了解自己对未来有一个确定感,知道在什么样的大方向上发展最有利于自己的天性。

优势教育经常令人有一个误解,有的人打60分,有的人90分,那是不是后者就比前者更有优势?

这只是优势的最表层,优势最重要的层次是一种能量。

不是做一件事情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收益,而是这件事情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滋养,孩子会情不自禁、自然而然地去做,这种思维模式会渗透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认为,这才是孩子身上最宝贵的品质,也是教育最应该保护的。

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我们跟机器没有什么两样,我们的幸福感也不会提升。

优势不只讲个性化,我们也可以去了解别人的优势。

教育就两件事情,一个是独立,一个是合作。

了解自己的优势,我就知道我是谁,我就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掌控自己的人生;

了解别人的优势,我就知道我的优势跟他的优势怎么去匹配。

比如一个战略思维特别突出的人,怎样跟一个行动力突出的人匹配。

这就涉及到沟通力、团队精神、创造力等,全都是孩子和成年人非常重要的底层能力。

四、优势教育  父母最应该掌握的重要方法论之一

老喻在《人生算法》里面讲到,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算法,然后不断地去重复。

我们以前认为这个“重复”是刻意的、被动的,实际上一个人的算法基于他的优势组合,而且它不是固定的。

父母学习优势不是为了拿着测评结果去给孩子贴标签孩子是会成长的,优势是要发展的。

我们看到孩子在这个阶段优势和劣势的分布状态,通过对他的观察、了解,我们就会知道哪个领域可以重点发展,哪个领域可以停一下。

而不是通过优势教育确认孩子一定适合学习某个专业,或者一定适合从事某项工作。

父母一定要消除这个执念,因为我们无法想象未来,今天多少职业是过去十年才产生的。

优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过程,父母不能着急。

最重要的是父母打开优势开关,只要父母对孩子有基本的爱,掌握基本的发展能力的常识,好多事情不需要教,父母自己就可以去做。

未来春藤高级规划师的课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情境的设置

学知识只是在意识层面或记忆层面留下了一点痕迹,真正要形成能力,一定要通过具体的行动,通过一个场域来形成肌肉记忆。

父母跟孩子有互动,才能够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是喜欢的,在哪些方面是擅长的。

最后我想说,优势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优势是一把非常关键的钥匙,会成为家长们在教育上的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许多我认可的教育理念,在底层逻辑上,跟优势教育都是相同的。

比如优势教育的核心理论基础是积极心理学,强调的是幸福感和抗挫力,这也是未来时代孩子最需要的能力。

所以说,优势教育是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掌握的重要方法论之一。

相关专家

刘佳

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
曾任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优势发展专家
Gallup中国首批全球认证优势教练

更多观点

未找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