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安全研究所所长
专家导航
专家简介
张家栋,男,1977年9月出生,安徽霍邱人。他现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安全研究所所长,以及美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家栋教授在国际关系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广泛的影响力。
张家栋教授的教育历程始于1993年毕业于安徽省霍邱师范学校,并曾担任中小学教师。1997年,他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凭。随后,他进入学术研究领域,于1999年至2001年在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学习,获得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他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习,并获得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
张家栋教授的职业生涯丰富多样。自2004年7月起,他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反恐怖、反扩散、非传统安全问题、出口控制和中美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兼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在政府和国际交流方面,张家栋教授经验丰富。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他曾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政治调研处工作。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他挂职担任云南省德宏州政府副秘书长。他曾赴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近百次访问与学术交流活动,并曾是美国国务院(2005年)和美国能源部(2007年)的国际访问学者。此外,他多次受邀参加高级别国际会议,包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5月)、印度“瑞希那对话”(2018年1月,印度和以色列总理亦出席)和北京香山论坛(2019年10月)等。
张家栋教授在多个重要机构担任社会职务。2015年起,他被聘为南欧最大的私立大学塞尔维亚内斯比特大学(John Naisbitt University)客座教授,并担任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客座研究员。在国内,他自2015年起成为中宣部“讲好中国故事”讲师团成员,2017年起成为外交部专家组成员。2019年7月起,他担任上海国际战略研究会副会长,2021年起担任中国南亚学会副会长。他还曾担任中央反恐小组顾问、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上海武警总队政工教授和上海反恐中心常务理事等职。
张家栋教授在媒体评论领域也十分活跃。他曾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东方卫视、哈尔滨电视台、云南卫视、中央广播电台、上海广播电台、洛杉矶时报、德国明镜周刊、环球时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凤凰周刊、新民晚报、21世纪经济报道、新民网等国内外媒体上发表过数百次时事评论。目前,他是东方卫视、深圳卫视和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员,并经常为《环球时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网等知名媒体撰写时事评论。
张家栋教授目前已出版《恐怖主义论》(时事出版社)和《全球化时代的恐怖主义及其治理》(上海三联书店)两本著作。他在国内外核心、权威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并为报纸和杂志撰写了数十篇文章。他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目前与德国慕尼黑汉斯·塞德尔基金会(Hanns Seidel Stiftung, HSS)合作,负责中欧安全对话的中方组织工作。
代表性作品/著作
《全球化时代的恐怖主义及其治理》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出版
全书以全球治理为主线,分五章探讨恐怖主义的历史演变、国家反恐政策局限性、区域性合作机制及全球治理框架构建。通过梳理恐怖主义从古代暴力活动到跨国网络化的发展特征,对比美欧中等国反恐实践成效,揭示国家利益分歧对国际协作的制约。作者主张以联合国为核心建立全球反恐体系,通过国际公约、应急机制及技术管控遏制核/生物等大规模杀伤性恐怖主义,强调治理需与重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相结合。
《恐怖主义论》时事出版社,2007年出版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引言、正文七章和结语,共九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首先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再对恐怖主义问题研究中的学术方法与宣传方法进行界定,最后认为要用真正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研究恐怖主义。这里所谓的科学不仅仅是指使用各种高科技手段进行反恐怖活动,更重要的是对恐怖主义要有客观、真实的了解与认识。
研究方向
专家观点
相关视频
相关课程
邀请专家授课,请联络复育智库,18917311848
复育智库的专家团队整合了国家级智库、知名高校教授和500强企业高管,汇聚国内外一流的经济、科技、管理、人文名师,通过论坛演讲、高端培训与工作坊等服务形式,助力中国企业高管团队认知升维!
复育智库总部位于上海,服务于金融、通信、能源、制造、医药等产业的大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