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桥:创新思维、方法与实践研究穿越古今,纵横中外,文史诗赋与互联网创新交织,激发创新思维,开启全新视野。9月UBI比利时联合商学院DBA课堂上,创新的实践者与探索者周宏桥老师带领UBI DBA博士生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创新对话,…2022.04.19专家观点云计算, 哲学, 大数据, 电子商务, 金融
黄奇帆:数字经济时代,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算力黄奇帆:数字经济时代,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算力 转载自《中国经济周刊》 今年注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划时代的年份,一场疫情把世界弄得支离破碎,但是数字经济在这个时间段发挥重要作用,老百姓宅在家里,通过互联…2022.04.19专家观点人工智能, 战略, 经济, 金融, 黄奇帆
王煜全:大资本决定拜登必须上台拜登必须上台:是谁决定了中美关系的未来? 转载自公众号:全球风口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10月28号我参加了青岛创新节,并在下午做了一场四个小时的前哨大会。在这个特殊时期,感谢还有…2025.06.11专家观点中美, 大数据, 王煜全, 经济, 金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2025.04.23专家观点华民, 宏观经济, 电信, 经济, 金融
陆铭:在总书记主持的专家座谈会上讲城乡发展《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邹松霖 | 北京报道 昨日(8月24日)下午,习近平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若干位专家代表参会,9位专家现场发言,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对“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2022.04.19专家观点全球化, 国际问题, 战略, 改革, 经济
管清友:警惕全球疫情的二次冲击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不能都交给中央银行家。但当全球经济再次临近悬崖,中央银行家们总是“八仙过海”,尽显“英雄本色”。即便如此,美联储北京时间3月23日23点的紧急降息,也大失水准。 经济增长至关重要…2022.04.20专家观点全球化, 宏观经济, 管清友, 经济, 金融
黄益平:疫情全球蔓延经济会衰退吗?中国怎么办?货币政策也应该进一步宽松,但要掌握合适的时机与力度。最近美联储的经历已经表明,当市场主要担心病毒传播时,降息基本不起作用。 全球经济再次衰退的前夜? 今年农历大年初一,我开始思考新冠肺炎对经济…2022.04.19专家观点宏观经济, 改革, 经济, 经济学, 金融
余永定:如何处理好“控疫情”和“复生产”的矛盾?疫情爆发之前,中国就已经面临需求不足。本次疫情进一步表明,我国公共部门投资严重不足,不论是否再以“保6”为目标,都必须采取比疫情爆发之前更加宽松的宏观政策。 明确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中国…2025.06.11专家观点余永定, 宏观经济, 改革, 经济, 金融
管清友:很多企业家误判了形势 一、二线城市号称在消费降级;四五线城市在消费升级,人民群众忙着换车、用好的化妆品,包括服务行业、金融、婚礼全部都在向一、二线城市看齐。这种巨大消费升级的潜力是很强劲的。所以,只要我们对经济进行适度…2022.04.20专家观点改革, 管清友, 经济, 财富管理, 金融
黄奇帆:疫情之后中国公共卫生系统要花两三千亿补短板 此次疫情的发生发展是不是说明我国现有公共卫生体系、传染病防治工作还有很多系统性问题?有没有可能从根本上杜绝重大疫情发生、把疫情消灭在萌芽?大疫倒逼我们深刻反思。国家需要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2025.06.11专家观点中国经济, 改革, 政治, 经济
刘润:疫情之下,制造业的自救攻略商业洞察 丨作者 / 刘润 整理 / 蕉皮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718篇原创文章毫无疑问,疫情会对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次巨大…2022.04.20专家观点中国经济, 供应链管理, 刘润, 经济, 营销
朱民:未来十年AI与5G将重塑这些行业 近期,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前副总裁朱民发表演讲,就AI和5G对未来行业发展的影响畅谈看法。朱民认为:“未来10年中国宏观经济根本的变化,并不在于经济增长是几点几、高零点几个百分点或低…2022.04.20专家观点人工智能, 宏观经济, 战略, 经济, 金融
蔡昉:我国制造业占比“未富先老” 劳动力转移未结束 新浪财经讯 “2020中国制造论坛”于2020年1月11日在佛山市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出席并演讲。 在蔡昉看来,我国制造业占比“未富先老”——在还没有富裕的时候,制造业就开始有一定程…2022.04.20专家观点全球化, 华民, 李毅中, 经济, 金融
黄益平:新冠肺炎的经济影响与政策应对 未来疫情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对策的时候可以考虑分步走,将来根据进展渐次推出。如果在两周内疫情真的控制住了,那么只需采取一些短期的补助与减税即可,如果疫情延续较长时间…2022.04.20专家观点中国经济, 宏观经济, 改革, 经济, 金融
蔡昉:探讨脱贫攻坚战略的“后2020升级版” 如果适用5.5购买力平价美元这个贫困标准的话,按照我国现行标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之后,仍有艰巨的减贫任务。如果在2020年或以后的若干年内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中等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的分…2022.04.20专家观点创新, 宏观经济, 战略, 经济, 金融
管涛:大国汇率政策协调的新范本 日前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今年要坚持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相反,美方尊重中国的市场汇率制度选择,也就意味着接受市场条件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有涨有跌,而非只能涨不能跌。 要点 …2022.04.20专家观点宏观经济, 战略, 改革, 经济, 金融
马光远:2020年房地产走势的十大预判 一、调控政策大概率放松 2019年全年出台调控措施620次,去掉节假日等于每天调控两次!这样高频率的调控前无古人,但也后无来者。 放松不代表重回刺激,已经没有太大的刺激空间了。放松调控对大…2022.04.20专家观点中美, 年会, 战略, 改革, 经济
连平:全球金融风险趋势上升 中国可从八方面积极应对 2020年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内,世界经济增长继续放缓,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黑天鹅事件频率提高,全球金融风险可能趋势性上升。深入分析全球金…2022.04.20专家观点宏观经济, 改革, 新兴市场, 经济, 金融
余永定:中国有能力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发表演讲,对中国经济背后的发展新动能、新潜力进行了聚焦与解析。 余永定发表演讲 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有删减): 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全球经济增长状况,有两条…2025.06.11专家观点世界经济, 余永定, 宏观经济, 经济, 财富管理
刘润:内部市场化以前我曾经在文章里提到过“内部市场化”,也有不少公司,在搞“内部市场化”。这种制度,也常和“狼性”,“竞争”联系在一起。尤其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内部市场化能唤起忧患意识,激发团队活力,甚至作为某种人员…2022.04.20专家观点云计算, 年会, 战略, 经济, 经济学
樊纲:大湾区将对城市群发展起带动作用樊纲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 近日,“韧性与重构–全球变革中的金融方法论”论坛在广州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25.06.11专家观点中国经济, 改革, 经济, 论坛, 金融
刘润:在未来,什么样的人,能把生意做大?最近被问到一个问题:他说夫妻二人自己开店做生意,一直都亲力亲为,也赚了些钱。 但是他觉得做得特别累,尽管特别努力,好像也不能赚到真正的大钱,未来应该怎么办,才能把生意做大?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有代表性…2022.04.20专家观点供应链管理, 商业模式, 战略, 环境, 设计
蔡昉: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新增长资源中最重要的是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而这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传统人口红利理论通常从物质资本供给的角度解释第一次人…2022.04.20专家观点人力资源, 经济
马光远:中国经济为什么必须“保六” 一个运动员,如果他最好的百米成绩是10秒,但是因为生病,他现在只能跑12秒,这个时候,去医院看病吃药就是应该的。 但是,如果一个运动员本来只能跑11秒,不是通过训练,而是靠吃药想达到10秒,长…2022.04.20专家观点中美, 改革, 经济, 金融, 马光远
李稻葵:未来30年 这些问题必须深入研究 本文作者:李稻葵 |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创始院长、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新中国的70年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今天的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5年内…2022.04.20专家观点三中全会, 宏观经济, 李稻葵, 经济, 金融
黄益平:如何解决居民投资难的问题? 过去一直讨论小微企业融资难,我觉得居民投资难的问题同样很突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一起做了一个联合课题《中国2049》。到2…2022.04.20专家观点人工智能, 改革, 经济, 财富管理, 金融
贾康:“保6”,有值得看重的支持条件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6%,表现为继续下行,引起经济学界对于明年中国经济的增速是否“保6”的讨论。是否应“保6”,是一个能观察到不同思路和政策取向的具体问题,持不同意见的舆论中,既有强调…2025.06.11专家观点战略, 改革, 经济, 贾康, 金融
刘润:2019,突围;2020,潜行有人问我,2019即将过去,2020会有什么变化?我说,2019年的关键词是“突围”;2020年的关键词,是“潜行”。我想起一次去厦门参加活动,台风肆虐之后,65万株大树被吹倒,满目疮痍。今年很多企业…2025.06.11专家观点AI, 人工智能, 刘润, 战略, 经济
秦朔:唤醒心中的巨人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秦朔 在经济和社会中,鼓励与限制两类方法都有用,但孰为主,孰为辅,还是要有一个总体判断。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改革开放的新制度新文化,唤醒了亿万经济主体…2022.04.20专家观点AI, 全球化, 改革, 经济, 证券市场
李稻葵:不必悲观 中国经济握有王牌 本文作者:李稻葵 |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创始院长、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通过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将最大程度地释放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发展潜力,解决增长所需的内…2022.04.20专家观点宏观经济, 改革, 李稻葵, 经济,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