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的研究:商科学者跨界心理健康领域的启示录

专家观点
数字经济, 民主, 经济, 设计, 陈晓萍
复育智库

负责任的研究:商科学者跨界心理健康领域的启示录

原创:组织管理研究MOR 组织管理研究MOR

2025年04月15日 18:23上海

本期是针对论文《负责任的研究:商科学者跨界心理健康领域的启示录(Responsible Research: Reflections of Two Business Scholars Doing Mental Health Research During COVID-19)》的解析。该文于2024年9月发表在《组织管理研究(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上,作者为Stephen X. Zhang和Jiyao Chen。想要阅读原文的读者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的链接。

1.研究缘起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学者,作者感到有责任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专长来解决现实问题,决定投身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以应对疫情期间凸显的心理健康危机。自此,这一跨学科的研究之旅开始了。

2.研究过程与成果

员工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预测因素研究。
作者开展了针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一系列调查研究,发现诸如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健康症状的预测因素涵盖了地理位置、公共卫生实践、个体信念以及职业和社会因素等方面。

基于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症状的证据研究。
为评估疫情期间全球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症状的患病率,作者在40个国家开展了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包括抑郁、焦虑和痛苦的心理健康症状的患病率很高。

系统性综述与元分析。
通过系统性综述以及元分析,作者为新冠疫情期间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症状提供了一系列有力证据,并揭示了各种预测因素,有助于在这类危机期间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支持。作者在健康领域的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近40篇论文,研究成果得到了30个国家约400家媒体的广泛引用和关注。

3.反思:健康/医学科学研究vs.管理研究

解决实际问题:健康研究领域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如关注心理健康症状患病率及预测因素,为资源分配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管理研究领域则更注重理论和因果关系,对实际问题关注不足,存在多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相关性与趣味性、新颖性:健康研究领域重视相关性,以解决实际问题、影响患者护理和福祉为目标;管理研究领域倾向于强调有趣性和新颖性,但过度追求可能导致研究成果缺乏实用性、理论碎片化等问题。

证据优先于理论:健康研究领域重视建立证据,实证数据在疫情期间对指导行动至关重要;管理研究领域则更重视理论贡献。

实用性vs.严谨性:健康研究领域更强调实用性和相关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宽方法论的严谨性以快速解决紧迫问题;管理研究领域通常更重视严谨性。

  • 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与研究的可比性:健康研究领域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标准来确保不同类型研究的设计、报告和透明度,提高研究可比性;管理领域的学术期刊则大多未采用标准化的规则与标准。
  • 强调及时性:健康研究领域重视及时性,新冠期间相关期刊大幅缩短评审时间;管理研究领域从构思到发表通常耗时较长。
  • 研究期望的多样性:健康研究领域在研究期望方面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不过分强调因果推断;管理研究领域日益重视严谨的方法论,但过度强调会限制研究问题的多样性。
  • 鼓励探索、描述和模式识别:健康研究领域对探索性研究和模式识别持开放态度,通过后续元分析筛选可靠发现;管理研究领域常轻视探索性研究。
  • 学术民主化:健康研究领域相对民主化,写作强调清晰简洁,注重证据,对顶级期刊界定灵活;管理研究领域重视少数著名期刊发表,导致研究局限,应采用更包容动态的方法认可研究贡献,简化写作要求。
  • 研究团队:健康研究领域倾向于给予所有团队成员共同作者身份,促进合作与责任感;管理研究领域通常仅给予实质性贡献者作者身份。

4.研究启示

做负责任的研究:本文展示了负责任研究的力量和潜力,为管理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具体行动示例。
对学者的启示:鼓励管理领域的学者拥抱负责任的研究精神,走出舒适区,克服困难,重视团队协作与跨学科合作,认识到英语写作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学术民主化的价值。
进入新研究领域的启示:进入新研究领域时,可将复杂问题分解,逐步推进,积极参与实践,获取专家见解,以促进在新领域的成功探索。管理领域的学者应积极跨领域合作,为解决社会性挑战贡献力量。

小编点评

这篇文章展示了作者在新冠疫情期间从事心理健康相关研究的反思与体会。文章探讨了管理学与健康科学在研究范式、发表期望和学术价值上的差异,并提出了管理学研究应如何借鉴健康科学的实践以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作者引领我们广大管理学学者一同思考:论文是否可以强调证据而非理论?管理学与基础科学的关系是什么?是否可以有多样化的评价标准?是否应该鼓励探索性和复制性研究?论文发表的及时性是否重要?学术的民主化和包容性如何实现?此外,作者还呼吁我们要做负责任的管理研究。小编认为,我们需要关注时代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例如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管理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不断发展管理学研究,不仅致力于构建新的理论支持体系,还应解决实际的现实问题。

邀请专家授课,请联络复育智库,189 1731 1848

复育智库的专家团队整合了国家级智库、知名高校教授和500强企业高管,汇聚国内外一流的经济、科技、管理、人文名师,通过论坛演讲、高端培训与工作坊等服务形式,助力中国企业高管团队认知升维!
复育智库总部位于上海,服务于金融、通信、能源、制造、医药等产业的大型客户。

下一篇
黄奇帆:“中国制造”并非闭门造车,外资起桥梁作用
上一篇
陈晓萍:商科学者跨界心理健康领域的启示录

更多内容